四軸分度精密蝸輪蝸桿副

數控轉臺是一種重要的機床附件,它的應用為機床提供了回轉坐標,通過第四軸、第五軸驅動轉臺完成等分、不等分或連續的回轉加工,使客戶加工復雜曲面變成可能,擴大了機床的加工范圍。近年來,隨著數控機床智能化程度的提高,主軸與數控轉臺的聯動技術運用越來越廣泛,使加工技術向高速、高效、高精、柔性化、環保方面快速發展。隨著零件結構的日益復雜,用戶對轉臺也提出了新要求。
雙導程蝸桿傳動具有改變嚙合側隙的特點,能夠始終保持正確的嚙合關系;并且結構緊湊,調整方便,因而在要求連續精確分度的結構中被采用,以便調整嚙合側隙到最小程度。
雙導程蝸桿副嚙合原理與一般的蝸桿副嚙合原理相同,蝸桿的軸向截面仍相當于基本齒條,蝸輪則相當于同它嚙合的齒輪。雙導程蝸桿齒的左、右兩側面具有不同的齒距 ( 導程 ) 或者說齒的左、右兩側面具有不同的模數 m(m=t / π ) ,但同一側齒距則是相等的,因此,該蝸桿的齒厚從一端到另一端均勻地逐漸增厚或減薄,故又稱變齒厚蝸桿,可用軸向移動蝸桿的方法來消除或調整嚙合間隙。因為同一側面齒距相同,沒有破壞嚙合條件,所以當軸向移動蝸桿后,也能保證良好的嚙合。
雙導程蝸桿的優點是:嚙合間隙可調整得很小,根據實際經驗,側隙調整可以小至.01~ .015mm ,而普通蝸輪副一般只能達 0.03 ~ 0.08mm ,因此,雙導程蝸桿副能在較小的側隙下工作,這對提高數控回轉工作臺的分度精度非常有利。由于普通蝸桿是用蝸桿沿蝸輪徑向移動來調整嚙合側隙,因而改變了傳動副的中心距 ( 中心距的改變會引起齒面接觸情況變差,甚至加劇磨損,不利于保持蝸輪副的精度 ) ;而雙導程蝸桿是用蝸桿軸向移動來調整嚙合側隙,不會改變傳動副的中心距,可避免上述缺點。雙導程蝸桿是用修磨調整環來控制調整量,調整準確,方便可靠;而普通蝸輪副的徑向調整量較難掌握,調整時也容易產生蝸桿軸線歪斜。
雙導程蝸桿的缺點是:蝸桿加工比較麻煩,在車削和磨削蝸桿左、右齒面時,螺紋傳動鏈要選配不同的兩套掛輪,而這兩種蝸距往往是煩瑣的小數,對于精確配算掛輪很費時;同樣,在制造加工蝸輪的滾刀時,應根據雙導程蝸桿的參數設計制造,通用性差。

